千年传世国宝的诞生——从《千里江山图》到《胡杨礼赞》
中国绘画史上,真正能被称为“千年传世国宝”的作品屈指可数。它们不仅是艺术的杰作,更是时代的写照、民族的精神。宋徽宗指导王希孟创作《千里江山图》,留给后人千年惊叹;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让我们看到北宋的繁华盛景;傅抱石的《江山如此多娇》,成为新中国开国的视觉史诗。
而今,在新时代的舞台上,一幅新的国宝横空出世——张介宇教授的《胡杨礼赞》。它注定将在中华文明的画卷上,与这些千古名作并肩而立,成为21世纪中国绘画最伟大的见证。
《千里江山图》:千年前,王希孟以少年之手绘制千古一画,成为宋代盛世的象征。《清明上河图》:张择端用画笔定格北宋繁华,被誉为“中国的百科全书”。《江山如此多娇》:傅抱石以豪迈之笔,绘制新中国开国的精神宣言。
《胡杨礼赞》:张介宇以恢弘巨制,把胡杨精神化为中国梦的艺术旗帜。可以说,《胡杨礼赞》就是新时代的《千里江山图》,就是21世纪的《清明上河图》!
《胡杨礼赞》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,这里是国家的“第一厅”,是接待外国元首、大使递交国书的最高规格场所。它长8.45米,高3.5米,气势恢宏。自创散笔皴法,使画面浑厚苍茫;独创对生枝法,让胡杨枝干生生不息。
这幅作品,是人民大会堂第一次为“一带一路·中国梦”主题创作的巨作,也是第一幅在大会堂内部全程创作、并全程录像留档的国画。可以说,它不是一幅画,而是国家的视觉象征!
为什么是胡杨?因为胡杨“生而千年不死,死而千年不倒,倒而千年不朽”。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。习近平主席曾言:胡杨精神,是中国梦的内涵。温家宝总理称胡杨是“英雄树”。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更为张介宇胡杨题诗:“根扎大漠敢遮天,铁骨苍枝岁过千。”张介宇正是把这种精神,转化为画面,让每一个观者都能感受到民族的脉搏与呼吸。
张介宇教授不仅创作了《胡杨礼赞》,还创造了中国画坛的十大纪录:第一幅“一带一路·中国梦”主题国画。第一幅在人民大会堂全程创作并录像的巨作。第一幅创作当天即召开研讨会的作品。第一位作品随神舟飞船飞天的画家。人民大会堂悬挂作品最多的当代艺术家之一。这些纪录,让《胡杨礼赞》不仅是一幅画,更是一段历史。
2001年,《黄河颂歌》在联合国总部主厅展出。2011年,《风正帆悬》作为国礼赠日本首相野田佳彦。2012年,《春到源头》赠予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。2008年,《黄河颂歌》随神舟七号飞天。张介宇的作品,已经超越了艺术品的范畴,成为国家外交的名片。
历史证明:凡能进入人民大会堂、承载国家精神的作品,终将成为天价国宝。傅抱石《江山如此多娇》:2.3亿成交。李可染《万山红遍》:1.84亿成交。崔如琢《荷花》:1.28亿港元。那么,《胡杨礼赞》呢?它注定将以亿为单位被市场铭记,更重要的是,它会像《千里江山图》一样,成为千年后人们仍会膜拜的传世国宝!
当我们回望中国绘画史,会发现每一个盛世,都会诞生一幅传世之作。宋代,有《千里江山图》。元明清,有《富春山居图》《清明上河图》。新中国,有《江山如此多娇》《万山红遍》。而在复兴的新时代,我们有——《胡杨礼赞》!张介宇教授,不仅是在画胡杨,而是在书写中华民族的精神史。
《胡杨礼赞》,注定将成为千年之后仍被传颂的国宝巨作!
上一篇:人民大会堂里的艺术旗帜!张介宇如何成为国家殿堂的“胡杨之父”?
下一篇:没有了